1958年10月29日,新中國第一個航空空無線電系首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中國第一個航空空電子專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誕生。1978年被授予碩士學位的權利;1986年8月,獲通信與電子系統博士學位;1998年,他被授予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2000年聯合授予交通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成立于2002年10月;2003年獲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被授予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經過50多年,特別是近10年來,在學校的領導和支持下,學院的幾個黨政領導班子、教師、學生和教職工齊心協力,銳意進取,抓住了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設機遇。學院綜合實力發生歷史性變化,實現跨越式發展。學院目前擁有5個一級學科,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為北京市三個一級重點學科,國防兩個重點學科,教育部兩個專業專業,9個本科專業,2個工程碩士專業,14個工程博士、碩士專業,3個博士后流動站。它由信息與通信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光電與信息工程系和一個教學實驗實踐中心組成。有2500多名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是1:1。
學院有教授41人,副教授49人,講師61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領域專家8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0人,杰出人士4人;此外,還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組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人,科技部人才提升計劃創新團隊1人,國防創新團隊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人,學校藍天創新團隊1人。
學院以培養學生為第一要務,選拔優秀學生組建創新實驗班,實施“一制三轉化”教學模式。學院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開展研究性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北京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名師、1個北京教學團隊、32個北京名師、1個國家級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學基地、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重點、十一五規劃和多部優秀教材。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投資2690萬元建立了集研發為一體的實驗教學中心,承擔了56門電子信息實驗教學課程,面向學生科技實踐活動開放,是大學生電子創新基地。近年來,大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信息安全競賽等全國科技競賽中獲得20項一等獎。北京市科技競賽一等獎51項;北航豐如杯17個一等獎;并永久保留馮如貝;挑戰杯特別獎1項;有20多個面向大學生的國家創新創業項目。學院對優秀學生實行本科和博士學習,一次性研究生學習率60%以上,就業率99%以上。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緊密結合航空空航天信息領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高新科技創新研究的需要,參與籌建航空空科學技術國家實驗室,擁有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1個總裝軍事實驗室和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分室,是陸航總參謀部電磁兼容技術。重大衛星導航工程辦公室、衛星導航應用研究所、測控通信技術研究所的成立,有效支撐了學科發展,顯著提升了學院科技創新能力。學院通信on 空,無人機遙控與通信,無線通信,數字電視與無線多媒體通信,第二代衛星導航芯片組,衛星導航,現代空交通管理,信息對抗,信息安全,飛機電子一體化,衛星綜合電子測試,空天信息感知與處理,機載/。在電磁環境與電磁兼容、隱身與反隱身、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情感信號處理等方面實力雄厚。,且以上研究方向屬于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學院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杰出青年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國家973、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防重大預研、國防重大重點示范等100余項。在過去兩年中,作為主要單位,它承擔了兩個973項目,主持了一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和設備開發項目;四年來,科研經費總額超過6億元。
20年來,航空空航天信息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標志性成果,獲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3項,教育部一等獎1項,民航空局一等獎1項,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事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近三年共授予發明專利160余項,其中成功轉化應用66項。
學院積極推進國際化,國際交流規模不斷擴大。民族交流與合作已成為學院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新途徑。該學院與愛丁堡、諾丁漢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大學聯合辦學。借助歐盟的“亞通”項目,學院與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進行了合作,成立了北航大學& mdash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無線通信研究中心;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香港、臺灣省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科研、教師互訪、研究生培養等方面的合作關系。,招收留學生。與歐洲局空等著名科研機構、霍尼韋爾、著名跨國公司開展了科技合作,建立了聯合研究基地。學院每年邀請數十名國際知名學者來學院進行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并舉辦ISAPE2006、ISAPE2008、APEMC2010、ChinaCom2010、2012國際電子工程教育論壇等國際學術會議。
學院是教育部和中國工程院聯合批準的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試點單位。與大唐電信聯合培養高層次博士生,與AVIC航天科技集團下屬單位建立人才培養基地,與國家空管理委員會建立高層次空管理人才培養基地。是航電與/航空空管理分會空學會和電子學會DSP專家委員會的附屬單位。培養了1萬多名學生,其中本科生8000多名,碩士生2062名,博士生462名,留學生100多名。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學院以國防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發展方向為目標,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強化空天的信息特色學科方向,根據學科方向建立科研基地和創新平臺,匯聚創新團隊,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產生重大研究成果。